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在铁岭|铁岭县新台子镇走经济强镇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
来源: 时间:【2022年07月20日】 点击量:
今年6月末,作为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又一次尝试,铁岭县新台子镇37名“流动网格员”飞车上岗,这些网格员由该镇6家快递点和外卖公司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组成。
铁岭县新台子镇北距我市中心城区28公里,南距沈阳市区44公里,素有“铁岭南大门”之称。这个在1956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建制镇,现有户籍人口3.3万人,外来人口3000余人,镇内企业138家,2021年全镇财政收入2.2亿元,经济体量与一般小型县城相差无几。
在新台子镇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农业、工业、城镇的形态都能找到,一边是区位优势带来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,一边是因为城镇老化、人口密集、经济活跃等因素带来的各种矛盾冲突相对集中频发,这些都考验着当地固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手段。
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,新台子镇近年来持续聚焦镇域实际,探索出以网格治理助力经济发展,以经济发展反哺基层治理的发展模式,强调镇党委、政府的主体责任,强调机制体制的保障作用,力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“问题掌握全面,事件处置迅速,风险研判精准”的工作目标。
以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已经不是新鲜课题,但新台子镇三支极具特色的网格化队伍,将“规定动作”和“自选动作”打出了组合拳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新台子镇有企业138家,个体工商户571家,镇内的居民多数都在企业上班,收入高,消费能力强。“饿了么”外卖入驻新台子镇后,营业收入竟比在一般的小县城还高,6家快递点也是生意红火。37名外卖小哥、快递员就是37个探头,描绘的是一张新台子动态图。为充分挖掘快递、外卖小哥覆盖面广、流动性强的优势,新台子聘任37人作为“流动网格员”,进一步延伸社会治理触角,增强治理成效。37名流动网格员组建了一个名为“流动网格员之家”的微信群,哪条街上有垃圾,哪条路上的井盖丢了,哪个公园的设施坏了,流动网格员们都会随手发到微信群里,相关部门据此立即进行清理、修复。
新台子镇的一家混凝土管桩企业10年前曾是该镇的纳税大户,但在2021年企业发展遇到了问题,一度停产。和企业有经济往来的团体、镇上在企业打工的老百姓闻讯聚集到企业大院讨要薪资。关键时刻,企业的专属网格员赶到现场,向讨薪人员说明情况,企业不是黄了,只是暂时停产整顿,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想办法,找出路。一番开导之下,讨薪人员离开了,当年年底,在政府的帮助下,企业终于恢复生产并补发了员工的薪资。恢复生产后的企业主动拿出部分资金帮助新台子镇修建口袋公园,改善民生,以此回馈当地乡邻的患难情谊。
“大爷,你请坐,有啥问题咱慢慢说。”近日,在新台子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,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,一次性见到了信访办的工作人员、民警还有法官,心里的难事他请这些“明白人”一起帮参谋参谋,解答解答。新台子镇的信访办、派出所、法庭原来都相距较远,遇到具体案例,大家很难聚到一起做综合研判,今年2月,新台子镇政府重新启用一处闲置楼房,将信访办、司法所、综治办、派出所、法庭工作职责进行整合,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,并完善研判会议、坐班接访、日志、台账、包保五项制度,每月召开7次研判会议,1次调度会议,切实推动市域治理工作落地落实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后,新台子镇累计接待信访案件66件、210余人次,同比去年减少50%。
铁岭县新台子镇北距我市中心城区28公里,南距沈阳市区44公里,素有“铁岭南大门”之称。这个在1956年由国务院批准的建制镇,现有户籍人口3.3万人,外来人口3000余人,镇内企业138家,2021年全镇财政收入2.2亿元,经济体量与一般小型县城相差无几。
在新台子镇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农业、工业、城镇的形态都能找到,一边是区位优势带来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,一边是因为城镇老化、人口密集、经济活跃等因素带来的各种矛盾冲突相对集中频发,这些都考验着当地固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手段。
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,新台子镇近年来持续聚焦镇域实际,探索出以网格治理助力经济发展,以经济发展反哺基层治理的发展模式,强调镇党委、政府的主体责任,强调机制体制的保障作用,力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“问题掌握全面,事件处置迅速,风险研判精准”的工作目标。
以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已经不是新鲜课题,但新台子镇三支极具特色的网格化队伍,将“规定动作”和“自选动作”打出了组合拳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